(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层楼,作者麦格,凤凰网房产已获授权)
01
楼市降温,已然是既成事实。
手边买房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19时,杭州二手房共成交2913套。虽有五一小长假的影响,但量能明显低于4月的9077套。
市场的这种转变,一线参与者感受尤为明显。
身边一个“新手中介”,今年2月开始上岗,经历了3月马不停歇地带看,现在几天都约不到一个意向客户,至今零成交。
3月在滨江区火速新开的某中介门店,原本信心满满,结果人手都还没招齐,就已进入“闲散模式”。
你可以说他们是菜鸟,业务能力不行。但即便是业绩杠杠的成熟大店,照样顶不住大势。世纪城某门店3月百万业绩,4月成交量就骤减到两三套。
市场好不好,房东也深有体会。
“虽然报价不如预期,但三四月还能接到不少电话;现在,有时一周都接不到一个电话。”房东小陈表示,降一点走不动,降太多又舍不得,不如不动等等看。
另一边,客户观望情绪也更浓了。手握屠龙刀,狠狠砍下去,怕房东不同意,又怕一下子就同意。
面对这充满分歧的局面,不少人选择直接躺平,等待新一轮行情。但也有一些中介和房东,主动求变,积极“自救”,加倍努力卖房。
02
“广撒网,多找房东挂牌房源。”
在中介小王看来,越是市场变冷的时候,越是要花时间积累资源。“今年只开了2单,但有5套我维护的房源被同事卖掉了,整体收入还行。”
按照常规的佣金分配模式,虽然成交人拿大头,但房源维护者也能分到不少。
也就是说,只要维护房源够多,不管谁卖掉都有钱赚。“现在只要没带看,就是各种努力找房源。”小王表示,多的时候一天要打30多个房东电话。
房源量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客户量。
现在行情冷下来了,等客上门很有限,必须主动出击。毕竟没底薪没社保,躺平的日子可不好过。
资深中介人脉资源好,肯定更容易找到客户。但多数中介,只要肯花时间积累,也有成功可能。
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借助于各种流量平台。
像抖音、小红书、公众号等,要多拍房源多推广。从这些渠道来的客户,相对更精准。
“每一套新收的房源,都会去拍视频。”小王说,做了不一定有效果,但不做肯定没效果。同时,要多站在客户角度考虑事情,给出诚心建议。
据说,滨江区有中介就是靠着这种坚持,5月逆势连开四单。
03
淡市想卖房,光靠中介不够,房东也要行动起来,老徐就是其中之一。
他名下有一套西湖区刚需毛坯房,之前一直托管中介出租,原计划今年3-4月趁势出手,却连看房都没几组。
于是,他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先是拉起一个百人中介大群,发红包转发房源;再是请装修师傅,砸掉了出租房隔墙,恢复了原有格局。
短期效果挺不错,很快迎来持续带看。但遭遇行情冷却,没能成交。
现在老徐打算对房子重新装修。在他看来,买家主要是年轻人群体,不喜欢折腾,一个现成的温馨之家,更易引起兴趣。
装好后,还准备发到小红书和抖音。同时,价格适当让步,进一步提升性价比。
其实各大平台上,房东自荐卖房的不在少数。
“我家房子就是小红书 小中介卖出去的。”有网友甚至总结出了几条“卖房经验”:
首先,一定要提高曝光度,尽可能让更多的中介和客户,知道你在卖房。多平台委托是必要的,抖音小红书也是要发的。
其次,适当给予奖励。挂牌房源这么多,中介推荐不过来。拉群发点红包,或提高佣金,才有动力。
第三,提升房子卖相,让人看到就想住进去。
把屋内破旧的家具家电清理掉,做下深度保洁,刷新墙面,更换破损的必要物件,甚至重新装修。
最后,多谈多聊。现在是买方市场,房多客少,只要房东不愿意谈,中介马上就会推荐下一套房源。和客户见得多谈得多,成交概率会高很多。
总之,在价格合适的基础上,房子卖相好、曝光度高,才更容易成交。
04
中介和房东努力卖房,购房者该怎么做决定?
买家的观望和犹豫,说白了就是怕买贵了,怕被套。但客观来说,没人能在最低点上车,也没人能精准卖在最高点。
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趋势中尽量买到心仪房源。
比如身边一个自住朋友,最近果断下单了下沙某新盘尾房。各种优惠折扣算起来,比开盘总价便宜了百万左右。
“价格超预期,居住符合需求,干嘛还要等。”
的确,现在不少房子(尤其弱势板块刚改房),已经回调到比较低的价格,继续大跌的可能性不高。
这从近期杭州二手房成交榜,也能得到印证。
除了成交火爆的热点次新房(馥香园、杭与城、桂冠东方等),位居前列的大部分是临安、闲林、下沙和临平等一两万的刚需房。
况且,杭州楼市受政策影响比较大。
虽然近几年的经历告诉我们,每次利好政策出台,往往只能短期带动行情。但保不齐接下来,会继续推出大力度政策。
行情的转变,可能只在须臾之间。而且,外部大环境也在转好。
在这个手握主动权的时期,如果你是纯自住客,不妨遵从内心,从真实需求出发,该出手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