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杭州楼市动态,凤凰网房产已获授权)
拆迁户,一个让很多人羡慕的名词。
杭州本地拆迁户,更是让城里人都“眼红”的一个群体。
说到杭州拆迁户,大家立马就能联想到的词汇:一夜暴富、千万富翁、房多多、包租公……
就这样一群人,还能有“买房烦恼”?大家一定非常疑惑吧。
第一个疑问是:拆迁户这么多房子还要再买房?
第二个疑问是:拆迁户这么有钱房子不是很好选吗?
你还别说,我的朋友小Y,余杭五常的拆迁户,他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
首先需要了解,随着拆迁政策的变动,杭州的拆迁户也分好几类。
第一种是最早一批拆迁户,拆完后分到农居点小区里的一块宅基地再盖一栋楼,城西的五联、骆家庄等就是典型代表。
第二种是拆迁分回迁房,由政府负责建设安置房小区,少的每家分三四套,多的有五六套甚至更多。但这些拆迁户手里的现金不会很多,主要靠原农民房拆迁的赔偿款。
第三种是货币安置的拆迁户,不拿回迁房全部折算成现金,这也是大家口中常说的“千万富翁”,因为只要家里人头不少,货币安置的现金很容易就能超1000万。
最近几年又多了一类拆迁方式,货币安置 回迁房结合。比如余杭区的“30 50政策”,每人30㎡货币安置,再分每人50㎡安置房。这也是更受拆迁户喜欢的政策。
小Y就是第二种拆迁户,家里分了6套安置房,自己家住了一个大套,其他都用来出租,每年租金能收二三十万。
近两年小Y也一直在看房,但却迟迟没有下手。
我了解了一下,确实有很多“烦恼因素”。
有那么多房子为什么还要买房?
小Y的理由很明确:改善!
他家的房子虽然很多,但安置房毕竟是安置房,品质肯定要差一点。特别是生完二胎后,150㎡的房子住着也感觉拥挤起来了。
刚拆迁那几年,手里的拆迁款还要预留一部分购买安置房,虽然只花了成本价,但剩余的钱要买商品房也不简单。
分完房后,这几年靠着可观的租金收入也存下了不少钱。
小Y本身在房地产行业工作了10年左右,收入还是不错的,她的老婆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小Y的父母虽然上了岁数,但勤劳的本性也让他们闲不住,喜欢出去赚点钱。没错,就是大家身边那种家里很多房子还出来干保洁的大叔大妈…
手头的现金多了,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想改善一下居住环境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但是买什么样的房子呢?
第一个纠结:买主城区还是余杭区。
对很多人来说,能尽量往主城区去的,肯定优先选择主城区,毕竟比余杭区的教育资源更好。
况且,小Y的预算本身就有400万。虽然买不了核心板块,但也能好好挑一挑。
追加一些预算也不是没有能力,但小Y说不想加太大杠杆给自己过多的压力。
更现实的问题是,对拆迁户来说买了主城区房子也不一定会去享受学区资源,因为他们不会迁户口。
拆迁户除了自家租金收入外,还有一些村里的分红收入,这可是按户口来分的,你要是迁出去就没了。
也有人觉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更重要,毕竟影响孩子一身。
但去了好的学校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吗?就目前的形式来看,985/211大学毕业生也未必找到高薪的工作。
倒不如看眼下更实际的,每个人拿到固定的分红更加实在。
如此看来,同样预算下买余杭或许更划算,毕竟单价更低可以买到面积更大的房子,也符合改善的初衷。
但是第二个纠结随之而来:买新房还是二手房。
对于身在五常的小Y来说,最好肯定是就近买房,这样可以照顾家里,也方便老人过来,当然也可能是为了回家收租方便。
但目前五常板块目前没有新房在售,只有一些二手房小区可买。
倒也不是没有什么可挑选的,比如价格已经被打下来的西溪公馆。干挂石材外立面,小高层类产品,性价比挺高。
不过对很多农村出来的家庭来说,买房还是更倾向于买一手新房。
附近的新房可选余地并不少,未来科技城的绿汀路一带或者云城一带,有摇号的也有可以直接选的。
但在小Y并不想继续往西面买房,毕竟自家五常地段比仓前更靠近杭州市中心,36100元/㎡的限价买云城性价比显得不太高。
更重要的是,小Y在市中心上班,“南辕北辙”肯定不是最佳选择。
一些列纠结下来,小Y的选择确实挺难的。
最后他决定再等等西湖区的云谷板块,有好的新房再摇一下。
从地段上来看,云谷与五常很近,符合他对距离的要求。
而且云谷只有28000元/㎡的限价,可以多挑挑大户型的房子。
虽然这个主城区的户籍和学籍用不上,但考虑到他本身买房也带有一点投资属性,未来或许甚至空间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