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层楼,作者麦格/江公子,凤凰网房产已获授权)
01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几天前,世纪城刚交付的网红盘观品,挂出一套面积约234㎡一楼房源,报价1200万(折合单价5万1),一时刷遍全网。
原以为这只是普通的投资客甩卖。结果,却是一场“房东套路中介、客户”的精彩大戏。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上周末,这套挂价“惊悚”的房源,犹如超强病毒一样,迅速在各社交平台传播。
很快,在强大的广告效应下,几十组客户浩浩荡荡冲向观品。
按照最初剧本,这应该是一场“拼手速”的抢房大战。但没想到,却变成了现场“竞拍大会”。1200万不卖了,房东直接跳涨至1500万。
一时间,中介与客户们面面相觑,埋怨四起。
在眼下这种行情调整期,如此“吊起来卖”的打法,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02
但真不能怪买家蜂拥而上,毕竟人人都有一颗“捡漏”的心。
从一些维度看,这套房子“确实便宜”。
比如,君品前不久成交过一套一楼小户型,单价约5万5。在大户型更值钱的奥体,地段又更核心的观品一楼报价5万1,诱惑力真不小。
参照小区已成交房源,溢价率也“偏低”。
之前我结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观点,认为观品二手价应基本持平澄品大户型,也就是正常楼层8-9万之间。
相比新房售价,预估平均溢价约70%。
而上周传言成交了一套2楼190㎡,新房价3万6,成交价6万出头,溢价也有约66.7%。
而这套一楼房源,新房单价3.47万,挂价5万1,溢价还不到50%。
按正常66%左右溢价率算,该房源比较合理的成交价,应该在5万6左右(即总价1300来万)。也就是说,5万1是低于市场预期的。
不过到底是一楼,虽然定价偏低,但也没低到夸张的地步。
03
所以,冲进去的人多很正常,1500万卖不掉更正常。
毕竟按此总价折算,单价要6万4,去掉可能包含的车位,溢价照样轻松超过70%,比高楼层还夸张。
不过,据说房东在中介平台上的正式挂价,就是1500多万。
这个挂价,大致是不太有客户上门的。这时候如果你是房东,你会想什么方法破局?
一种策略是挂价50万、50万地一点点往下降,降到有客户出现。
另一种策略就是你看到的,一口气降300万,降出超低价的广告效应,一下子吸引来大批意向客户,再现场往上竞拍价高者得。
这种做法,有点像杭州许多商拍的房源,标个评估价三五折(甚至1元)的超低起拍价,吸引来一大批参与者。
因为往往有“托”来托底,捡漏基本不可能,反倒有可能一时冲动拍下高价。
这位房东,无非是把网上拍卖变成了现场拍卖。
商拍的这些老玩法,现在渐渐有点被大家知道,加上行情下行,今年以来基本玩不转了,罕有成功拍出超高价的例子。
至于这套观品,我觉得现场加价50到100万是有可能的,但房东的雄心显然不止于此。
04
有人会问 :真有那么多人愿意住1楼?
以这套观品房源为例,虽然算是入驻奥体核心大户型的最低门槛,但1楼采光差、私密性差,对着小区出入口等,也是客观事实。
但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我相信只要价格到位,能接受1楼的自住客也不少。1楼虽然日照不足,隐私很差,电梯厅的噪音干扰也特别多,但低门槛住奥体大房子,对钱不多的人还是很有诱惑 。
但一天就聚集几十组,似乎又太夸张了。显然,许多投资客也参与进来了。
有炒家算了一笔账,这套房源的银行评估价是1900万,如果真以1200万入手,就按评估价网签,基本可以不用付首付。
参照4.1%左右的按揭利率,月付减去月租金(2-3万),每年实际的持有成本并不高。
从金融角度看,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05
现在理解了,为什么许多红盘选房时,一二楼最先被抢完吧?
当然不是号子靠前的人,刚好都是穷人。而是许多人都是抱着赚钱目标来的,经验丰富的都知道,一二楼是短线最佳标的。
交付后,明明是差不多的二手溢价率,但一二楼就会有“感觉像暴跌”的眼球效应。
另外,整个小区一二楼的房源毕竟套数很少,而中高楼层房源的套数却很多。所以,在同一价位段上,一二楼竞品很少,中高楼层房源却厮杀惨烈。
结果就是,同样赚差不多的收益率,一二楼总是卖得更快,流动性更好。
比如观品,全小区就4套一楼房源,真的是“稀缺中的稀缺”,房东甚至拥有某种定价权,基本没有邻居会有更低挂价。
当然,这种玩法只适用于高热度的超级红盘。
如果是粉盘或普通盘,那买一二楼可能只是找死,挂价降到尘埃里都没人多看一眼。
住奥体红盘一二楼,输了舒适却赢了面子。住普通盘一二楼,不仅牺牲了舒适,还不会有任何面子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