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首批土地出让,5月末二批地块上架,6月30日正式开拍,一连3个月,杭州拍地进度条快进得让人目不暇接。
小凤凰已在《杭州上新45宗宅地,部分限价再被突破!》一文中对重要地块做了详细剧透。单就地块体量而言,45宗地块合计建筑面积343.6万方,仅是上一批次的65%。地块重磅程度也稍逊了一筹,主城区供应量只有20%,除了钱江新城2.0、未来科技城、东新等板块,申花、奥体、运河新城均无上新。
第二批集中供地信息一览 制图/杜声广
有人说这次土拍“乏善可陈”,而在小凤凰看来,不用拿出压箱底宝地“讨好”开发商和购房者,正是说明了官方对杭州楼市长期看好的信心。
那么这次土拍结果将如何呢?姑且做出几个预判。
01
“风向标”属性明显
后续去化能力强劲
截至6月22日,全国22城首批集中供地全部落幕。出让金和流拍率,反映出市场的凉热,杭州和深圳成为热度最高的两个城市。
以杭州为例,60宗地块全部成交,23宗拍至封顶,共揽金827亿,远胜过南京、宁波、苏州等兄弟城市。
本次集中供地,杭州大概率延续土地“风向标”的城市属性,全部成交的概率较高。
良渚上空遥望主城 摄影/祝立铭
第一,供地规模,虽相较于首拍有所减少,但45宗地块的供应量仍在全国前列:同期,南京44宗,上海32宗,宁波21宗,北京、苏州各17宗,无锡仅有8宗。
第二,新房后续去化预期向好。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的楼市手捻“救”字诀,最近一段时间杭州新房中签率上升,但总体而言城区项目依然不愁卖。尤其是钱江新城2.0、未来科技城等热点区域,屡次出现“拼社保”、“五年限售”等盛况。
铁路北、丰收湖这些热度稍弱的板块,开盘当天就能去化7成以上,剩余房源在1个月内也能迅速清盘。
铁路北板块
第三,利润率充足,入市快。地块利润率与各家开发公司的工程效率、产品规划、财务成本挂钩,故无法测算出具体的数值。不过仅从“地房比”(地价/房价,数值越小,利润空间越大)来看,这批地块平均值为49.8%,比今年首次集中供地下降了约3.2个百分点,房企利润空间较足。
亚运延期使得下半年无需停工,按照杭州项目平均5-6个月的入市周期来看,动作较快的房企,第二批拿下的地块,有望在年底转化为2022年的业绩数字。这也间接激发了开发商的竞争心理。
02
央企、国企、民企
谁是拿地主流?
从2021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开始,许多城市出现了土地流拍,或当地城投“托底”的情况,高价地块买家多数是大央企或头部民企。某些城市甚至7成以上的土地由国企、城投竞得。
相比之下,市场热度较高的杭州,还能保持“市场化”的局面,央企/国企、民营企业拿走了超过8成地地块,最终报价结果来看,民营企业占据主导位置。
小凤凰获悉,本次土拍多家房企报名意愿充足。某TOP10央企意向地块高达21宗,不乏钱江新城2.0、东新、上塘等板块的高价地块。闽系国企、粤系国企有5-6宗意向地块,均位于主城区。
而民营房企相对谨慎(也可能是口风紧),目前仅有4家本土企业表示出较高的拿地意愿。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的参拍者仍由央企/国企、本土房企构成,至于最终谁占上风,就要看报价环节的运气了。
03
多少宗地块能封顶?
首批集中供地,杭州23宗地块溢价率达到封顶(10%)而进入摇号环节,封顶率达到38%,下沙元成、东湖新城等板块意外地火热。
本次情况如何呢?从小凤凰收到的各家企业反馈来看,已有28宗地块被列入房企意向list,目前热度最高的是临平新城南区两宗宅地,分别有10宗房企预参拍。
其次是钱江新城2.0、东新、上塘、华丰、之江度假区、杨岐山地块,预参拍房企均超过6家。
三墩北、浦沿、艮北、未来科技城、勾庄、闲林等地块具有较好的去化预期,大概率也会拍至封顶。
良渚上空对望勾庄
同时,一批地块有低溢价,甚至一轮游的可能。比如余杭瓶窑、萧山乡镇,富阳、临安区的板块,还有西站综合体这类对开发商要求较高、资金沉淀量大的地块,多以定向的方式出让。
保守点估计,15-18宗地块拍至封顶,封顶率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