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公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层楼”,凤凰网房产已获授权)
01
蛋壳“暴雷”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幸运的房东一边暗自庆幸,还好未波及自身;另一边则陷入深深焦虑,不知道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
已经把房子出租的房东莉莉安就相当发愁,万一托管给某公司的房子也跟着暴雷,那可怎么办?一半多的按揭全靠租金,这笔收入一旦断了,资金链瞬间吃紧。
是的,长租公寓的接连暴雷,正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比如,风靡多年的“以租养贷”,是否就此终结?
曾几何时,以上海欧神、深圳雅房为代表的资深炒家,提出的以租养贷、只进不出的“貔貅式买房”,一度十分流行。
“复利模式房滚房、劏房切屋为亩产、只买不卖租为王”是他们最擅长的三板斧。
其核心要义,就是通过以租养贷、进行复利模式房滚房,以达到个人资产最大化。
02
有人迫不及待想反驳,要是怕暴雷,干脆把房子收回来自己出租,还能多收一个月租金(租给长租公寓,至少要扣除一个月的空置期)。
房子出租,方式无外乎两种:个人直租,或托管给中介/长租公寓。
个人直租固然最安全,前提是你得有时间、还不怕折腾,搞装修、置办家具、负责后期维修。租房跟买房一样,不是去一趟就能解决的,好些时候光带看就得去个四五趟。
要是运气差,碰上中介控盘,房子空置几个月都未必能租掉。我一邻居,房子在各大网站、中介后台挂了毛两个月,一个看房的人也没。
私下一打听,非托管房源中介压根就没推,因为托管房源都没租完;至于58同城、安居客等网站,多是中介或二手房东在低价“钓鱼”。
最省时省力的,自然是把房子长期托管给中介/长租公寓。市场有需求,加上2016年推行“租购并举”政策,在资本助力下,各大长租公寓企业应运而生。
可弊端也不少。首先,房东没有自主权。就说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租赁市场“雪上加霜”,长租公寓直接要求房东降租金,连商量余地都没。
老杭州人小邵,两年前把房子租给自如,合同签了5年。今年管家直接通知,租金降8个点,不然退租,装修款折价转让。
即便没疫情,碰上租赁行情下行,续签合同时,中介也会提出延长空置期。房东若不答应,便拒绝收房。
其次,碰上蛋壳这样的长租公寓,不仅租金泡汤,还得跟租客扯皮。
自2018年8月杭州鼎家资金链断裂后,迄今全国已有超30家大大小小的长租公寓暴雷。谁都不敢打包票,下一个不会轮到自己。
03
频频暴雷的长租公寓,在第一关就为“以租养贷”设下重重关卡。
房子顺利租出还不够,还得租出高价。可杭州现在的租售比,实在没眼看。
两天前,《层楼》刚写过,曾经的“万人摇”上河宸章,89㎡毛坯月租金只能租到1500元,租金收益率低至1.1%。
据易居研究院最新数据,2020年全球80个城市,杭州以1.5%的低租金收益率,排在倒数第5位。与杭州持平的,还有广州。
中国排名最靠前的重庆、上海,租金收益率也就2.1%,还不敌余额宝。
另一份来自中国房价行情网的数据,今年杭州十区平均单位租金最贵的上城区,每平方米每月租金为68.27元,按套均89㎡计,每月租金也就6000元。
月租金6000元,折算到等额本息,基准利率按揭30年,总贷款额度不到115万;即便算上个人封顶缴纳的公积金(6300元),总贷款额度也就230万左右,这还是最理想状态下的“以租养贷”。
总按揭230万,3成首付、总房款约330万;6成首付、总房款约575万。参照目前杭州限价,核心区基本没机会,只能跑去非热门板块、或是远郊。
现实情况是,非热门板块、远郊的租金收益率,往往很难达标。
即便是热门板块,如滨江区的豪宅,140多㎡月租金2万,已属“天价”。可面对1200万的高房价,租金收益率也就2%。
这轮楼市行情兴起前,杭州租房市场,每年普遍还能有5%左右的涨幅。最近几年,随着供应多元化,租金已是一年不如一年。
04
“以租养贷”模式的另一弊病,就是影响未来的二手房价及销售。
房子一旦出租,品相必然受到影响。类似租客恣意损坏出租房的新闻,近些年不绝于耳。
首先,无法约束租客。房东拥有房子的所有权,自然格外珍惜;租客只拥有使用权。对待不同权属的物品,使用心态各不相同。
房东最多口头上要求租客爱惜,却无法时时制约。等到发现时,往往已遭受损坏。比如,租房合同约定不能养宠物,可等房东或中介知晓时,宠物早已存在。
像是带科技系统的住宅,又或是装修高档的小区,一旦损坏,维修成本可不便宜。
至于毛坯出租,就更难把控。被中介或二房东,隔成若干小间群租。买家一看是群租房,即使没有当场掉头走人,也会在价格上狠狠坎上一刀。
其次,客户看房难。还记得《三十而已》里,王漫妮租住的房东想卖房,中介又是好声好气、又是送水果,求着让她腾出时间,好带客户看房。
这可不是编剧凭空想象,现实就是如此。因房子出租而错过意向买家,生活中还有不少。
前不久我一朋友突然说他准备提前卖房。过程十分戏剧化,中介原是带着客户在小区里看另一套跟他家户型一样的房子,可那房子出租着,租客一时也赶不回来开门。
中介与朋友相熟,恰好又在小区里碰上,就想着带客户去朋友家看看。结果买家十分中意,另一套也不要看了,当场就决定买他的房子,条件很优惠,免费让朋友多住一年。
05
这两年,“以租养贷”的投资模式,在杭州越来越不具备说服力。
一来,更多投资客选择一交付就出售,直接跳过出租环节,源头上这一投资模式已不成立。
相比租金这点微薄收益,出售获利更丰,还能腾出房票继续“打新”。
二来,指望“以租养贷”模式炒房,可操作性不强。杭州现阶段的租金水平,普遍难支撑越来越高昂的房贷。
“以租养贷”的投资模式宣告破产,频频暴雷的长租公寓只是表象,更关键的,还是房价一步一台阶,租金却有明显的天花板。
此消彼长之下,租金回报,只会变得越发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