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房产

楼盘

中国语境下的田园城市样本

分享嘉宾:支文军

《时代建筑》杂志主编
《良渚文化村--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的主编之一

支文军

良渚文化村在当代中国的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特别是大型社区营造与它的普市有一定的价值,它也是万科集团的一个试验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童明

点评|良渚文化村乌托邦式试验田

分享嘉宾:童明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田园城市"以及城市发展过程当中的DNA的基因,除了自然和文化,第三个是社会,社会也是在未来如何把建设成果能够继续延伸发展成为一个文化成果和人类文明的结晶,这需要继续往下走,这是大家面对的共同挑战。

良渚文化村20年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分享嘉宾:丁洸

杭州万科总建筑师、副总经理

丁洸

良渚文化村贴什么标签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来做这件事,在激动或者混乱的时候守住基本面的东西,我们是为了几万人口在一起生活得更好,把这些事情最基本的诉求做好,那做出来得事情也不会偏差太多。对于我们今后做类似的探讨,包括良渚未来的命运,我觉得同样会有很多东西值得期许。

黄一如

点评|良渚文化村住区发展模式

分享嘉宾:黄一如

住区与住宅发展专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整个良渚文化村规划有点美式,小区层面的设计有点欧式,管理又有点日式,在良渚这么一个有文化的地方,某种意义上面,在这个中国文化的发源地,我们形成中国的新城的范式特别有意义。

点评|良渚文化村住区发展模式

分享嘉宾:于海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于海

再好的养老设施最后就是舒适而已,它的精神得不到满足,人性得不到满足,我们的关怀人性是关怀老人、少年、中青年的人性是什么,关怀男人和女人的人性是什么,关怀高科技的人性是什么,反映在整个城市的设计当中就是一个有丰富城市的居住生活,这样的社区一定能够做好。

柳亦春

场所叙事:良渚文化村公共建筑实践

分享嘉宾:柳亦春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未来在良渚文化村建造新的公共建筑的话,我们如何去理解良渚文化,如何把良渚文化变成我们今天当代建筑文化的一种营养,一种可以被继续去推进的一种文化的延续性,我们应该仔细看看良渚博物院每件出土的文物。

点评|良渚文化村的公共建筑实践

分享嘉宾:李凯生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

李凯生

如何能够用一种真实的方式回到我们当下,我觉得这是将来,我们从今天探讨所谓未来的城镇,未来的形式、未来的造型和未来的风格都需要有所努力,不管是我们的企业政府还是建筑师都是一个最大的困难。

华芳

后申遗时代良渚文化村的未来

分享嘉宾:华芳

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所长

让遗址区成为大遗址保护实施世界性的典范是我们未来15年努力的方向,我们今天看到的遗址仅是遗址区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任重道远。150平方公里更大的圈里面,除了保护区还有100多平方公里,五千年文明高质量的发展窗口展示区在这里,良渚文化村在这里能够承担示范,我们更加期待。

点评|后申遗时代良渚文化村未来

分享嘉宾:吴越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

吴越

有机生长城市的画面,在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应该说,在执行力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是不是值得我们非常认真的尊重,使我们说除了有相当好的整体规划之外,还有相当丰富多元的自发的能动性,我们的社区活动或者说社区意见不只是在一个建设好的完美的壳子里面发生,而是在建设过程当中已经在体现多元的这种参与性。

网友评论
凤凰网房产杭州站·特别策划
制作:倪吉利        设计:杜声广
统筹:步珊珊        监制:步珊珊
  扫码·关注更多房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