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房产杭州

蓝色背景 logo 导语
绿城管理:中国"代建第一股"

7月15日下午,绿城管理召开上市答谢会。

News
现场直击
直播|绿城管理上市答谢会
Original
深度解读
绿城管理上市首日高涨 17x估值身后多空博弈
抛售与溢价抢筹并存,上市首日市盈率达13.5倍
7月19日,绿城管理正式登陆港交所,发售4.775亿股,按照发行价计算集资11.45亿港元。"轻资产模式"决定了绿城管理与普通地产开发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代建行业首只IPO,绿城管理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挑战。
"强龙头"与"猛追兵",绿城管理的"规模双刃剑"
规模,是绿城管理最典型的优势之一。2019年绿城管理市场份额占比22%,比占有率第二名企业多了1倍以上。但随着行业"红海效应"的逐渐凸显,绿城管理面临着保持规模的挑战。
李军:以利润给企业排名不是最终状态
绿城管理继续发展价值链整合、继续抢占下沉市场、继续握住话语权。以"绿星标准"、代建4.0体系,提炼出领域标准,推广至全行业。李军表示:以利润给企业排名不是最终状态, 真正要比的是健康——谁活得久、活得质量高。
杠杆压力小,资金能力有提升空间
招股书的负债与现金数据可见,绿城管理近三年的杠杆比率仅为1.9%、1.1%,2019年甚至为0。但企业近三年流动比率和股权权益回报率逐年下降。绿城管理的短期变现能力都有待提高,在合伙模式的引入和扩容的需求之下, 还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Outside comment
外界评论
看好|代建需求大幅提升,经营业绩将稳健增长
兴证国际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绿城管理控股是"代建行业"绝对的龙头公司,其品牌、行业经验、项目储备都远超同行。在房地产行业发展至更精细化阶段,对代建业务的需求将会大大提升,绿城管理控股经营业绩将保持稳健增长。
中立|独有的经营模式是未来市值提升的关键因素
根据《经理人》杂志,在空方看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代建行业天花板较低且竞争激烈,同时绿城管理的毛利润连续三年滑坡。而多方则关注其独有的经营模式上,并认为这将成为未来绿城管理市值提升的关键因素。
质疑|业务稳定性及增长性存疑
据蓝鲸财经报道,在上海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看来,与物业管理行业相比,代建业务的规模和利润增长,基本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利润空间相对固定,业务上并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换句话说,绿城管理的业务稳定性及增长性存疑。
look back
回顾绿城管理上市之路
2020年7月10日,绿城管理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码9979.HK。

2020年6月29日,正式公开招股,首度发行股份4.77亿股。
2020年2月28日,发布关于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告,迈出上市关键一步。

2019年,完善资本代建模式,强化金融服务能力。
2018年,正式发布行业标准——"绿星标准",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
2017年,年销售额首次突破400亿元。
2016年,开创代建4.0体系,通过代建业务整合,扩大规模。
2015年,"绿城管理集团"成立,走出了一条房企轻资产运营的独特路径。
2012年,代建业务实现平台化发展。
2010年,绿城房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提出"为更多人造更多好房子"的目标。
2009年,绿城以"品牌输出、管理输出"为基本特征,开始涉足代建领域。
2005年,绿城开始涉足城中村改造,踏出了代建1.0模式。
网友评论
[责任编辑:倪吉利]